思涯谷
搜索
首页
探索
标签
关于
《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读书笔记 - 思涯谷
《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读书笔记
我合上冰箱门的时候,如何知道里面的灯真的熄灭了?多少粒沙子能垒成沙堆?现实的终极本质是什么?
...
标签:
阅读
笔记
哲学史
相关内容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摘录
《现实不似你所见》摘录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留言
2 个月前
哲学会引领你静下心来思考“大问题”:我们为什么在这里?现实的终极本质是什么?我合上冰箱门的时候,如何知道里面的灯真的熄灭了?
多少粒沙子能垒成沙堆?[这被称为连锁悖论]
尼采气势恢宏地宣称:道德常常是权力问题,是维护个人意志的方式。对件么是‘正确’的判断,是当权者或权力的凯觎者想要维护或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的方式。
阿尔克劳(Archelaus)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哲学家之一,他曾简明扼要地指出:“决定事物正义或卑劣的并不是其本质,而是习俗。”
社会需要人类的自私、暴力、野心来运作。没有小偷,律师就会丢饭碗;没工律师,其他行业也会随之消失,成干上万的人将一贫如洗。爱慕虚荣、声色犬马的浪荡子雇用裁缝、厨师、理发师等人来迎合他的堕落行为。社会取得的商业成就离不开人们的贪婪和自私。所有私人的恶行汇集起来,便成了公共利益。
伊壁鸠鲁派就受到了昔勒尼派的影响,却迥然不同。幸福可能源于快乐,但快乐本就是一件复杂的事,绝不是毫无顾忌地放纵本能就能完全得到的。
穆勒有一种观点,他认为快乐是分层次的,智力和道德追求在顶端,而大众的粗俗娱乐则在底端。这种观点的基石是他将真正的幸福感与仅仅感到满足区分开来了。他说:“做不满足的人,好过做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过做满足的傻瓜。如果傻瓜或猪对此有异议,那是因为他们见识有限。”
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
我们之所以认为某样东西是美丽的、大的、相等的,或三角形的,是因为我们事先已经具备了这些事物完美型相的知识,所以我们才能认出面前的这些影子。
亚里士多德寻找的就是我们能够在世界中感知的通用概念的起源。首先,他将共相定义成能够适用于许多主词的谓词。
问题在于试图运用基于语言构建的概念框架去网罗这个太过复杂的世界。
信仰上帝能使你快乐吗?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吗?如果能,那上帝就是‘真的’。
“显然,语言有表达这个世界上的事实的能力(比如‘有老虎!快逃!’),但有些时候,它只是一种粗糙且不充分的工具。比如你可能会被问到你对某事的感觉。这就需要你把奇特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转换成语言,哪怕你再巧舌如簧、诚心诚意,也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对于不可言说的,应保持沉默——他所谓的不可说的东西,指的是宗教、伦理、美,以及存在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以上这些东西都是语言无法触及的,因为它们并非字词和命题可以构建的事实。
休谟从未对我们使用归纳法提出异议。他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归纳法所得出的真理并非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有一天火鸡的头会被剁掉,有一天太阳可能不会升起。
如果严格套用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话,哥白尼体系还是会被抛弃。这就仿佛建议你,感情一旦碰到问题就真接分手,去Tinde上重新找一个一样。
费耶阿本德给出的答案是,任何试图去掌握科学运作方式的行为都注定要失败。他的口号是:怎么都行。
昵称
邮箱
网站
提交